从国徽诞生到工业史诗 中国工业博物馆双展致敬奋斗岁月
中新网辽宁新闻5月18日电(记者赵桂华)见证历史沧桑,铭刻工业荣光。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为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传承中国工业文化基因,中国工业博物馆精心筹备并推出系列展览――“国徽的故事”主题展与“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以双展联动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中国工业的历史厚度与精神高度。

匠心铸国徽 回溯国家象征诞生历程
一锤一凿刻初心,薪火相传续华章。5月18日,“国徽的故事”主题展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通史馆正式开展。展览追溯国徽从构思设计到融入国家血脉的全过程,凭借“动静相生”的沉浸式展陈理念,以金属国徽、设计图纸、相关图册报刊等珍贵实物展品为脉络,依托详实史料、生动细节与鲜活场景,高度还原国徽设计讨论会、金属国徽铸造等经典历史时刻。同时,搭配丰富的视频资料,完整构建起从历史记忆到文化传承的体验闭环。
展览以四大主题单元徐徐展开,包括“黎明破晓――国徽诞生的历史背景”“群星闪耀――国徽设计始末”“第一枚国徽――镌刻在金属上的国家尊严”“国徽法及国徽的使用场景――法治守护下的国家象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挂于“第一枚国徽――镌刻在金属上的国家尊严”展区的金属国徽,作为整场展览的核心展品,它承载着沈阳第一机器厂工匠们用千斤铁锤手工锻造的传奇故事,生动再现了新中国首枚金属国徽淬火成型时的震撼场景。
在开幕式现场,沉浸式短剧《国徽的故事》精彩上演。工博小志愿者们身着工人服饰,用声情并茂的表演,将沈阳第一机器厂铸造金属国徽的艰难历程重现眼前,与展厅内的展品形成跨越七十年的精神共鸣。
“国徽不仅是符号,更是人民用双手托举的信仰。”中国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巍感慨道,“从设计稿上的线条到天安门城楼的辉煌,从金属铸造的火花到法律文本的墨香,让我们感受到前辈先贤如何以智慧与匠心铸就国之重器。该展览将持续至12月底,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观众触摸到国家象征背后炽热的民心与永恒的匠心。”
百物映征程 首展见证工业强国之路
重器载岁月,丰碑耀山河。5月20日,“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也将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馆临时展厅拉开帷幕。该展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工业博物馆承办,展期为5月20日至6月20日。
作为全国首展,该展览围绕2024年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评选出的100项见证物和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集中展出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五十年代中俄双文黑茶砖、松基三井岩心、“龙首之眼”特富矿等珍贵见证物,系统展现中国工业发展的壮阔历程。

这些珍贵文物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一代代中国产业工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丰碑。王荣巍表示:“希望这两个展览能够成为传播工业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让观众领略工业遗产的厚重与璀璨,更能激发年轻一代传承工业精神、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让工业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从国徽诞生的匠心淬炼,到工业史诗的磅礴书写,沈阳市铁西区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缩影,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孕育出无数工业奇迹,持续为中国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爱铁西,建家乡”的口号正激励着新一代铁西人传承工业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凝聚奋进力量,让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持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完)
- 从国徽诞生到工业史诗 中国工业博物馆双展致敬奋斗岁月
- 朗逸 全部在售 2025款 2024款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19款成都朗逸降3.30万 最低仅售7.39万
- 车用锂电池正成为辽宁省外贸出口新增长点
- 区长走流程+帮办代办+极速审批 沈阳于洪区政务中心为企业解难题
- “AI + 管理”双轮驱动 新民市开展“管理强企・科技赋能”培训活动
- 苏家屯区文明办组团参观沈阳市第七届家教家风主题图片展
- “人气美容院”背后的“零税”套路――揭开沙河口区星海名媛美容院骗享税费优惠偷税真相
- 延时服务+预约服务 沈阳苏家屯区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效能
- 沈阳市委统战部会同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开展“惠悦民・幸福沈阳”系列活动
- 微生态医学特色引领 培养生物信息学应用创新型人才
- 沈阳和平合众创业工作站授牌成立
- 我的青春 我的盛京银行――盛京银行发布“盛青春”共青团工作品牌
- 沈阳方城刮起“多巴胺风暴”!中粮可口可乐携Z世代玩转可持续国潮
- 盛京银行手机银行7.0正式上线
- “五一”假期沈阳和平区积极动员广大志愿者温暖这座城市
- 肯悦咖啡辽吉第50家店开业:紧跟消费需求 拓展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