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特尔再次伟大,新CEO推动18A提前量产,14A已在路上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英特尔举办了晶圆代工业务Direct Connect大会。刚上任不过5周的新任CEO陈立武在面对上千名产业链客户时坚定地表示,英特尔将继续推进晶圆代工业务,并且也知道目前英特尔有哪些地方面需要改进。
要知道在全球半导体代工版图中,英特尔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然而随着台积电、三星的崛起,这家芯片巨头逐渐沦为“牙膏厂”的代名词。此次陈立武临危受命,能否带领英特尔再次走向市场之巅。
英特尔更新晶圆代工路线图
从发布会来看,此次英特尔宣布,其18A(1.8nm)工艺目前已经进入到风险生产阶段,预计有望在今年实现量产。而首款产品是代号Panther Lake的新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明年还有代号Clearwater Forest的新一代至强处理器。
有消息称,英特尔产品采用自家工艺的比例将不低于70%,足以见得其对自家工艺的信心。据供应链消息指出,今年下半年推出的Panther Lake的重要Compute tile将采用内部Intel 18A制程,而Graphics tile及SoC tile则会由台积电进行。与此同时,包括英伟达、IBM、博通、智原科技等芯片厂都准备使用英特尔18A来试产自家芯片。
同时该工艺的性能增强变体18A-P也已经进入早期晶圆的工厂生产。另外,基于先进3D封装技术的18A-PT工艺也出现在远期路线图中。其中PT版本支持Foveros Direct 3D(3D堆叠),采用混合键合互连,使英特尔能够在其最先进的领先节点上垂直堆叠晶圆。
据英特尔透露,英特尔18A有HP高性能库、HD高密度库两种选择,对比现有的Intel 3工艺,0.75V电压下性能提升18%或功耗降低38%,1.1V高电压下性能提升25%或功耗降低36%。
相比之下,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N2(2nm)工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与N3E工艺相比,预计能够提高10%-15%的性能,同时在功耗上降低25%-30%。
18A的下一代工艺为14A,台积电与英特尔都有所布局。从台积电所公布的14A工艺来看,将升级第二代GAAFET全环绕晶体管架构,号称对比N2性能提升最多15%,或功耗降低最多30%,晶体管密度提升最多约23%,预计到2028年量产。
而英特尔也宣布了自家的14A工艺,与台积电不同的是,英特尔的14A将首次使用High NA EUV光刻机,预计将在2027年前后进行风险试产阶段,预计新工艺将带来15%-20%的能效提升,芯片密度将增加1.3倍,功耗降低25%-35%,未来还将推出14A-E工艺。
英特尔方面透露,已经向早期客户分发的了14A工艺制程套件,并已经收到了多家客户在新工艺节点上构建芯片的意向。
此外,针对先进封装需求,英特尔代工提供系统级集成服务,使用Intel 14A和Intel 18A-P 制程节点,通过Foveros Direct和 EMIB(2.5D桥接)技术实现连接。同时也将向客户提供新的先进封装技术,包括面向未来高带宽内存需求的EMIB-T。EMIB Bridge晶圆利用率高达90%,可有效提升AI芯片封装良率与规模适配能力。
欲重回全球一流晶圆代工厂
据英特尔披露,在2021年提出了“四年五个工艺节点”计划,至2024年这四年间,英特尔在全球的资本支出达到了900亿美元,其中约180亿美元投向了技术研发,370亿美元则投向了晶圆厂设备支出。
从制造布局来看,截至2024年英特尔累计在全球投入超过90亿美元,其中37亿美元用于设备,35亿美元用于厂房建设。这也让英特尔在美国的亚利桑那与俄勒冈,以及以色列、爱尔兰、马来西亚等地建设了核心量产基地。
其中爱尔兰已经实现了Intel 4和Intel 3节点的量产,亚利桑那与俄勒冈完成18A风险启动并协同推进UMC合作的12nm项目,马来西亚与新墨西哥则承接主要封装产能。
从英特尔此前释出的财报,得益于Intel 7晶圆的采购和先进封装服务的增加,在第一季度,英特尔代工业务的收入达到47亿美元,环比增长8%,超过了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本季度的收入;运营亏损为23亿美元,环比基本持平,符合预期。
成熟节点上,英特尔与联发科联合推出了Intel 16产品线,首批流片已经成功,并与UMC合作推出Intel 12nm节点,面向中高端客户需求。
目前英特尔将自身目标定位为“系统代工平台”(Systems Foundry),不仅能提供先进工艺,还需要具备异构封装、全球制造网络、IP与EDA支持Chiplet互联标准以及与政府、客户、云平台之间的系统级协同能力。这对于那些中心芯片设计企业、AI初创团队或者一些涉及军工、航天的客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为此,陈立武还邀请了新思科技、Cadence等产业链公司的掌门人,并披露了一系列EDA和IP合作。显然,英特尔希望在如今由台积电主导的晶圆代工市场中开辟新的市场,推动全球芯片产业形成新的平衡。
但这一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从此前英特尔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所透露的那样,当前一代英特尔的芯片实际采用的仍然为台积电的工艺节点,而非英特尔的节点。同时客户更青睐2023年推出的Raptor Lake芯片,而非2024年9月发布的Lunar Lake芯片。
英特尔产品主管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解释称,客户对“N-1”和“N-2”产品(即上代、上上代的芯片)需求激增,因为这些产品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点。因此,今年下半年英特尔推出的Panther Lake芯片,是否真如英特尔预料的那样广受市场欢迎,还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就在前几天,有报道称英特尔将继续进行裁员,规模超过20%,旨在精简管理,重建以工程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截至2024年底,英特尔公司一共在全球拥有108900名员工,预计此次裁员将波及大约2.2万名员工。
其背后是英特尔持续恶化的财务表现,2024年公司营收531亿美元,同比下滑2%,股价全年暴跌60%,市值蒸发超1000亿美元。而2025年一季度营收预计仅为117亿至127亿美元,大幅缩水。面对如此困境,就看陈立武要如何带领英特尔再次伟大。
写在最后
面对当前的困局,有分析师指出,英特尔需要再2-3年内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I芯片,并确保18A制程按时量产,否则可能进一步丧失市场份额。
因此,在新CEO陈立武上任后,为英特尔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聚焦AI和先进制程技术。因此英特尔在加快Panther Lake处理器的推动速度,该芯片的AI性能相较前代提升5倍,甚至将原本2026年实现18A制程量产计划提前到今年。但这些新的举措能够帮助英特尔再次伟大,还需要交由市场来验证。
- 让英特尔再次伟大,新CEO推动18A提前量产,14A已在路上
- tscircuit - 电路开发的 React 范式 用TypeScript、React和 AI工具构建电子产品
- 第 21 届(顺德)家电电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其利天下斩获颇丰
- 国内第五大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港股IPO:汽车领域营收超7亿,机器人赛道已破局
- 华为哈勃出手!占比11.49%,半导体厂商芯曌科技获807万融资
- Devicenet协议转换模块妙用之处
- 吉时利2400源表输出overflow故障维修案例
- 国产新突破!江波龙车规级 LPDDR4x与车规级eMMC重磅发布,定义存储新标杆
- 鼎阳科技荣膺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 建设智慧教室有哪些设备?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 展开华为风帆,航向全球金融
- 直击AI服务器电源痛点!英诺赛科4.2KW氮化镓方案在2025慕展惊艳登场
- 芯片制造中的抗反射涂层介绍
- 北京机器人传感器公司金钢科技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自主创新再突破!我国首批人影专用型大型三发固定翼无人机成功交付
- 全国政协委员丁洪:兴趣是最大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