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中的抗反射涂层介绍
文章来源:半导体与物理
原文作者:jjfly686
本文介绍了用抗反射涂层来保证光刻精度的原理。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光刻工艺中,光刻胶(Photoresist)的曝光精度直接决定了最终电路图案的准确性。然而,基底材料对紫外光(UV)的反射会导致光刻胶的异常曝光,引发图案变形。Bottom Anti-Reflective Coating(BARC,抗反射涂层)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被引入的关键材料。
一、为什么需要BARC?
在光刻过程中,紫外光透过光掩膜(Photomask)照射到光刻胶上,光刻胶的感光区域发生化学反应,显影后形成所需图案。然而,当紫外光到达基底材料(如非晶碳硬掩膜、氮化硅等)时,部分光线会反射回光刻胶,导致本不应曝光的区域被二次曝光。这种现象称为驻波效应(Standing Wave Effect)或反射干扰。
未使用BARC的后果:
1、反射光与入射光叠加,造成光刻胶的过度曝光。
2、显影后,过度曝光区域的光刻胶被异常去除,导致图案边缘模糊、变形。
3、变形图案无法在后续蚀刻中保护硬掩膜,最终导致芯片结构的精度失控。
二、BARC的工作原理
BARC是一层涂覆在光刻胶与基底之间的薄膜,通过破坏性干涉消除反射光。其核心原理如下:
1、光学干涉:
入射的紫外光在BARC表面(界面1)和基底表面(界面2)分别发生反射。
通过精确控制BARC的厚度和折射率,使两束反射光的相位差为180°(半波长),振幅相互抵消,从而大幅降低反射光强度。
2、材料选择:
BARC的折射率需介于光刻胶和基底材料之间,通常为1.5~2.0(接近光刻胶的折射率)。
厚度由公式 d = λ/(4n) 决定(λ为光波长,n为BARC折射率),以确保相位差条件。
三、BARC的三大核心作用
1、抑制反射干扰:
消除基底反射光,避免光刻胶的异常曝光,保障图案边缘的锐利度。
2、提高工艺窗口:
减少曝光剂量和焦距的敏感性,提升光刻工艺的容错能力。
3、改善基底平坦性:
BARC可填充基底表面的微小凹凸,为光刻胶提供更均匀的涂覆基础。
- 1440线激光雷达上线!百款新车亮相,哪家激光雷达成为车企心头好?
- 让英特尔再次伟大,新CEO推动18A提前量产,14A已在路上
- tscircuit - 电路开发的 React 范式 用TypeScript、React和 AI工具构建电子产品
- 第 21 届(顺德)家电电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其利天下斩获颇丰
- 国内第五大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港股IPO:汽车领域营收超7亿,机器人赛道已破局
- 华为哈勃出手!占比11.49%,半导体厂商芯曌科技获807万融资
- Devicenet协议转换模块妙用之处
- 吉时利2400源表输出overflow故障维修案例
- 国产新突破!江波龙车规级 LPDDR4x与车规级eMMC重磅发布,定义存储新标杆
- 鼎阳科技荣膺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 建设智慧教室有哪些设备?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 展开华为风帆,航向全球金融
- 直击AI服务器电源痛点!英诺赛科4.2KW氮化镓方案在2025慕展惊艳登场
- 芯片制造中的抗反射涂层介绍
- 北京机器人传感器公司金钢科技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自主创新再突破!我国首批人影专用型大型三发固定翼无人机成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