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最新进展:安徽省淮南市发现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中国经济网4月16日讯(记者 成琪)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4月16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主墓(一号墓)规模大、出土文物规格高,是目前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考古发掘现场 国家文物局供图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地。武王墩墓历史上多次被盗,地下文物安全面临威胁,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会议聚焦武王墩墓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与墓葬保护最新进展。
木椁室布局(周边盖板揭取后)国家文物局供图
经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武王墩墓现保存有主墓(一号墓)、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遗迹,整个墓园占地2100余亩。202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重点对主墓(一号墓)进行了发掘,确认主墓(一号墓)为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墓坑近正方形,边长约50米,墓坑东侧有长约42米的斜坡墓道。墓坑中央建有“亚字形”椁室,四周分列8个侧室,椁室中部设有棺室,均由长条形枋木构筑,顶部覆盖多层盖板。椁室盖板上发现有墨书文字,标示盖板的位置与各侧室的功能,东、南、西、北各个侧室出土文物分别以铜礼器、生活用器、木俑、乐器为主。
漆盘 国家文物局供图
木俑首 国家文物局供图
铜钫 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指导淮南市认真落实墓葬原址保护措施,协调公安、交通、文旅等部门,做好发掘和保护工作保障,积极谋划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武王墩墓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多学科研究,树立“大考古”理念,坚持精细化发掘,协调多学科协同攻关,加强出土文物和遗址保护,深刻阐释武王墩墓背后蕴含的战国晚期楚国礼仪制度、手工业和文化成就,助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文物文化力量。
- 【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临桂供电局】安全用电进校园 守护幼儿伴成长
- 674分上福耀科技大学,被指“脑子进水”?当事人回应
- “球”以载道,米兰体育携罗纳尔迪尼奥续写时代之歌
- “AI超级联赛”来了,为何选择广西?
- 2024广西平均工资出炉,这些行业在上涨→
- 5.5%!上半年广西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高于全国
- 3个变老表现,从睡眠开始!一个都没占,说明你还年轻
- 2025桂台青少年 五人制足球邀请赛在桂林开赛
- 抬头就看到!迪卡侬一门店试衣间门缝惊现摄像头,最新回应:已严格限制
- 27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桂林重拳出击斩断“黑油”产业链!
- 广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价
- 溺水后“倒背着跑”,能救命吗?
- 上个公厕转账14次?男子以为发现“生财之道”
- 吃饭被收“白开水费”,明码标价即可?
- 明明撑了伞,为什么还是晒黑了?
- 人在画中游!桂林生态保护成就“山水长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