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探索世界遗产保护活化利用 “世遗”IP逐渐形成
中新网泉州7月20日电 (吴冠标)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两年来,福建泉州积极探索世界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世遗”IP已逐步形成。
20日,泉州召开2023年泉州世界遗产日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泉州申遗成功以来一系列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并发布“7·25”泉州世界遗产日的活动情况。

作为“世遗之城”,泉州拥有众多的考古遗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而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可以为考古与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活化利用、传承传播提供载体,使遗址本体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促进当地文旅发展。
申遗成功以来,泉州市加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目前已有德化窑、苦寨坑窑遗址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获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行取得了诸多良好成效。
让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积淀,凝聚于文化产品上,亦是实现遗产保护传承的“妙手”。位于泉州湾南岸的石狮,依照古食谱《山家清供》,复原推出兼具世遗文化传承和闽南菜特色的“宋元海丝宴”,用“舌尖”带动“脚尖”,令游客们在泉州美食中感受世遗韵味。
据了解,在“7·25”泉州世界遗产日到来之际,泉州市还会围绕交流合作、保护研究、展示阐释和活化利用等篇章展开一系列活动,持续推动“世遗之城”IP建设。
“举办世界遗产日活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赓续文脉、创新发展。”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表示,泉州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启动“古厝新声”项目,选取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作为项目重点,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台分享遗产保护的优秀实践,体现泉州作为、泉州贡献。
此外,泉州还将启动世遗榜单征集评选,包括世遗故事、世遗人物、世遗礼物、世遗歌曲、世遗听觉、世遗路线等六大榜单,并举办“古建音乐季”、世界遗产打卡等,强化传承与创新,扩大世遗效应。(完)
- 传统文化碰撞现代创意 浙江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
- 文旅“流量”过后怎样“留量”
- 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上演 获世界纪录认证
- 街巷絮语,汇成城市建设的磅礴和声
- 《一鸣惊人》“五一”特别节目用戏曲艺术展现“劳动美”
- “文旅+非遗”光影盛宴 点亮非遗产业化新标杆
- 韩美林:阅读是为“成为你自己”
- 中国交响乐展现交融发展新图景
- 火到海外,这部国创动画是如何做到的?
- 170余档传统花会陪您过“五一”
- 文化中国行丨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 春日天空“筝”奇斗艳
- “中国电影未来会出现更多的饺子”
- 音乐戏剧《关于谎言的全部真相》亚洲首演
- 香港:“共享钢琴”奏响城市温暖与浪漫
- 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汇演开幕
- 《奔跑吧》:“国民情绪日记”十一年,依然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