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晶体的生长原理
碳化硅晶体的生长原理
在自然界中,晶体不胜枚举,其分布及应用都十分广泛。例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盐、糖、钻石、雪花都是晶体;此外,半导体晶体、激光晶体、闪烁晶体、超硬晶体等晶体材料在工业、医疗、半导体及众多科研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晶体材料之间的结构、性能以及制备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共通特点是晶体中的原子排列规则有序,在三维空间中通过周期性堆垛,组成特定结构的晶格,因此晶体材料的外观通常会呈现出整齐规则的几何形状。
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Silicon Carbide Single Crystal Substrate Materials,以下简称SiC衬底)也是晶体材料的一种,属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压、耐高温、高频、低损耗等优势,是制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以及微波射频器件的基础性材料。
SiC的晶体结构
SiC单晶是由Si和C两种元素按照1:1化学计量比组成的Ⅳ-Ⅳ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C原子和Si原子都有4个价电子,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组成SiC基本结构单元——Si-C四面体,Si原子和C原子的配位数都是4,即每个C原子周围都有4个Si原子,每个Si原子周围都有4个C原子。
SiC衬底作为一种晶体材料,也具有原子层周期性堆垛的特性。Si-C双原子层沿着[0001]方向进行堆垛,由于层与层之间的键能差异小,原子层之间容易产生不同的连接方式,这就导致SiC具有较多种类的晶型。常见晶型有2H-SiC、3C-SiC、4H-SiC、6H-SiC、15R-SiC等,其中,按照“ABCB”顺序进行堆垛的结构称为4H晶型。虽然不同晶型的SiC晶体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特别是禁带宽度、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有较大的差别。其中,4H晶型各方面的性能更适合半导体领域的应用。
生长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SiC衬底的晶型稳定性,因此想要获得高质量、晶型均一的单晶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精确控制如生长温度、生长压力、生长速度等多种工艺参数。
- 【有资料】开源CW32L011电机驱动器,硬件支持FOC
- ZWS云平台:储能经销商和终端业主的智能助手
- 倾佳电子代理的基本半导体驱动IC及电源IC产品力深度解析报告
- 东芝亮相2025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和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
- 推拉力测试机测试模块选择,看完选择不迷茫
- 加氢站和电力系统,谁是AEM产业化破局的关键?
- 翼辉软PLC方案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 AI安防选什么主板?杰和IB3-761靠“算力精准+多接口”出圈
- 信捷XS STUDIO编程软件V2.3.2版本的全新功能
- 诚迈科技与理想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共建理想星环OS开源生态
- 光通信测试领域的精准利器:Agilent N7768A 多端口光开关解析
- 中国最大传感器公司,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 金升阳LD20-26BxxR2系列AC/DC电源产品优势
- 基于仿生蒲公英等温放大系统的无线细胞传感器及其对循环肿瘤细胞的超灵敏检测
- 决定自动驾驶摄像头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PWM转4-20mA集成方案——GP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