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假国企乱象:假国企危害巨大 全社会应共讨之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钟兴真)央企密集打击假冒国企引发关注,根据举报线索,中新网近日核查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其大股东康和信(大连市)健康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疑似为“假国企”,康和信的注册资金来源不明,社保参保人数为0,股权变更亦存在疑点。

面对层出不穷的“李鬼”,今年以来,官方和央企密集出手打假,国务院国资委今年4月25日公示了第三批假冒国企名单,三批累计超过800家。
连国企都能假冒,很多网友对此深感震惊。假冒国企靠着不正当手段,戴上“红帽子”,打着央企的名义牟利,部分公司甚至从事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骗取银行贷款、欺骗社会公众和政府,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也对真国企的正常经营、品牌形象、社会信誉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和形象。假冒国企这样的市场乱象,不容任由其泛滥,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全社会共讨之。官方打假行动的持续推进,表明了国家对这类违法行为说不的坚决态度,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付出了不懈努力。
对于假冒国企,绝不可手软,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提高央企透明度,完善公司登记制度,深挖和曝光这一灰色产业链的黑幕,斩断假冒国企的利益链,让假冒国企无处藏身。(完)
Tags: 法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途虎养车发布2025年“五五购物节”大促方案 总优惠力度超10亿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能源分论坛在福州举行
- (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在建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首片钢箱梁架设完成
-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临清高速公路通车
- 广交会观察:中国智能园艺用品吸引境外采购商
- 2025外贸优品惠扬州活动启动 助力外贸企业拓市场
- 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举办:新势力“登台” 前沿科技汇集
- 浙江启动餐饮消费欢乐市集 催热舌尖经济
- 四川:一季度契税新政减税超12亿元 近8万户购房家庭享红利
- 浙江启动“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 助企纾困拓市
- 杭州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机制
- 中日韩共用汉字论坛聚焦汉字国际传播新途径
- 港澳青年对话杭州“科技新贵” 共探创新驱动力
- 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从江苏出江试航
- 中信金控携手百度智能云,入选信通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 今天,带你重新认识“沉默的传染病”——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