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对话杭州“科技新贵” 共探创新驱动力
中新网杭州4月19日电(鲍梦妮)“在团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如何避免过度追求技术完美,快速验证市场需求?”4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学学生李星仪向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祝铭明提出自己的困惑。

当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围绕创新创业环境、驱动力、风险挑战等问题,港澳青年与杭州多家“科技新贵”企业代表展开对话。
祝铭明以其佩戴的AR眼镜为例回应提问。“我在2013年就想做这副眼镜,但经历十年才真正把它做出来,本以为投入几千万元就可以成功,但实际上前后投入了数十亿元。”他坦言,错误很多时候来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创业者应学会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持续接触市场、倾听用户的声音。“不要害怕犯错,而是快速地总结错误、汲取教训,往前走。”
今年以来,有着“创新活力之城”称号的杭州因“科技新贵”企业涌现再度“出圈”。但回顾这些企业的来时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王其鑫表示,研发团队在实验室可以通过无限堆料使机器性能达到极致,但若真正量产并售卖给用户,机器人的性能和成本必须处于均衡状态,成本过高就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成本压缩过低则会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所以我们决定企业自己研发所有机器人核心技术,如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电池甚至是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自主研发虽然在前期会比较困难,但所有技术突破后,实现量产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王其鑫说。
对于大部分初创企业来说,发展生态伙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们公司产品类型基本不接受客户定制,但为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内部插件系统可进行二次开发,进而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定制。”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介绍,群核科技通过这种方式,既坚持了企业不做并购的理念,又满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以及不同企业的个性化技术开发需求。
“科技公司如何应对商品在从国际化到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杭州或者大湾区创业,应该如何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政策?”“初创公司怎样才能留住人才?”……现场,港澳青年的提问一一得到解答。
“企业代表的经验分享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与他们对话,我还发现浙江对人才的鼓励、支持力度超乎想象。”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彭芦苇期望,明年自己也可以带资金、团队、项目来到浙江,闯出一番事业。(完)
- 一小时超4万订单:极氪双旗舰打破中国豪车“曲高和寡”困局
- 告别疲惫,我的长途最优选!
- CR-V的“稳”+老曹的“锐”,东本能够突围吗?丨人汽
- 【E汽车】剑指高端豪华市场 新时代旗舰SUV岚图泰山开启预订
- 周末要闻汇总:国新办9月22日将举行发布会 潘功胜、吴清等出席
- 值得买科技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共促AI与消费创新发展,解锁商业与产业协同新路径
- 人保服务|雇主责任险:为企业用工风险提供务实保障
- 卖车、卖房、卖车位!西南证券甩卖“抵债资产”
- “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第五站走进亚盛医药
- 特朗普呼吁取消季度财报制度 改为每半年披露一次财务数据
- 伦敦超10万人参加反移民游行 马斯克视频亮相呼吁英国“更换政府”
- 刚刚 多只“牛股”发布股价异动公告!
- “短线牛魔王”将被强制退市 绩差问题股持续拉响警报
- 家长判赔200万!两名17岁男子往海底捞火锅里小便案宣判
- 宁德时代锂矿复产:碳酸锂行业洗牌
- 暴跌、首亏与双降之后 疫苗三巨头打响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