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四方光电引领柴油发动机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
随着汽车数量激增,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威胁。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加剧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实施了史上最严的国六排放标准——2023年7月全面推行的国六b标准,将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大幅降低41.7%,严控至每公里35毫克。

柴油车尾气处理的核心技术是“颗粒捕捉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的组合。其中,SCR系统如同“净化器”,通过喷射尿素将有毒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而这一过程的关键便是氮氧传感器。它实时监测尾气中的NOx浓度,并将数据反馈给车载电脑(ECU),精准控制尿素喷射量。若传感器异常,系统会立刻报警提示检修,确保排放始终达标。
然而,被称为尾气处理系统“心脏”的氮氧传感器技术门槛极高,长期以来国内市场被进口品牌垄断,导致车企面临价格高、供货慢、售后难等痛点。实现国产替代,不仅是行业呼声,更是国家战略。这一技术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补齐汽车零部件短板的重要一环。
自主研发破垄断,国产传感器比肩国际水平
作为国内气体传感器龙头,四方光电早在2017年便布局核心技术——高温共烧陶瓷(HTCC)。这项技术可制造出耐高温、高精度的陶瓷芯片,是传感器的核心元件。2019年,其氮氧传感器项目入选工信部“传感器一条龙”示范工程,标志着国产化进程正式提速。
历经多年攻关,四方光电突破了材料配方、芯片烧结、封装工艺等难题,成功实现陶瓷芯片批量生产。测试数据显示,其传感器在稳态和瞬态工况下的性能均与国际一线品牌相当,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此外,产品还通过了高寒、高温、高原等极端环境测试,即便在零下40℃或海拔5000米的严苛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
氮氧传感器台架测试——稳态/瞬态
四方光电氮氧传感器三高测试——高原/高温/高寒
全产业链布局,助力车企降本增效
四方光电的突破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全产业链的整合。从陶瓷芯片、金属浆料到传感器封装,所有核心部件均实现自主生产。这种“一条龙”模式大幅降低了成本,缩短了交货周期,同时提升了品控能力。目前,其氮氧传感器已获得国内主机厂认可,并开始批量供货,彻底打破进口依赖。

面对即将到来的欧七、国七等更严排放标准,四方光电已提前投入研发。未来,随着国产传感器在柴油车、非道路机械等领域的普及,中国制造将在全球环保赛道中占据重要一席。
结语
从技术追赶到国产替代,四方光电的突围之路印证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一颗小小的传感器,不仅助力汽车尾气排放满足严苛的环保需求,更承载着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雄心。这场“突围战”的胜利,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工业迈向高端化的一个缩影。
- 倾佳电子代理的基本半导体驱动IC及电源IC产品力深度解析报告
- 东芝亮相2025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和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
- 推拉力测试机测试模块选择,看完选择不迷茫
- 加氢站和电力系统,谁是AEM产业化破局的关键?
- 翼辉软PLC方案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 AI安防选什么主板?杰和IB3-761靠“算力精准+多接口”出圈
- 信捷XS STUDIO编程软件V2.3.2版本的全新功能
- 诚迈科技与理想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共建理想星环OS开源生态
- 光通信测试领域的精准利器:Agilent N7768A 多端口光开关解析
- 中国最大传感器公司,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 金升阳LD20-26BxxR2系列AC/DC电源产品优势
- 基于仿生蒲公英等温放大系统的无线细胞传感器及其对循环肿瘤细胞的超灵敏检测
- 决定自动驾驶摄像头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PWM转4-20mA集成方案——GP315
- 【项目实战】基于WS63的鸿蒙星闪红外遥控车(循迹、超声波避障、远程控制、星闪/红外遥控)有教程代码
- SOCAMM2,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