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打造"科技+金融"双螺旋发展模式助企成长
中新网沈阳8月1日电 (韩宏 李��)科创沃土,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

记者8月1日自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辽宁省国资委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科技+金融”双螺旋发展模式,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有序循环的良好生态。
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胡洋在会上介绍说,截至目前,由省属国企2020年投资设立的海通新动能基金4年来完成在辽投资6.95亿元,投资标的覆盖半导体、储能等省内行业龙头。新动能基金通过深耕辽宁,聚焦战新,为辽宁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型做出了实质贡献。
辽宁省为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为企业成长解难题,给产业创新添动能,一方面,撬动域外资本,充分发挥辽粤科创发展母基金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努力实现企业与基金的良性互动。
其中,辽粤科创发展母基金由辽宁省属国企、沈阳盛京金控和广东粤科金融“两地三方”机构共同合作组建,总规模30亿元,其中返投于辽宁省的投资金额不低于实缴规模的60%。母基金重点投向一批具有硬科技的技术创新项目,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投资赋能,推动“科技+金融”双螺旋发展。母基金将下设立一批子基金,通过遴选全国优质创投GP挖掘辽宁科技创新项目。母基金还会在辽宁单独设立一支天使子基金,重点投资辽宁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早期项目。
另外,为实现企业与基金的良性互动,辽宁省国资委发挥基金与科创平台的协同作用,依托科创类赛事为科创基金提供项目支持等。例如积极组建辽宁省培育创业创新基金,总规模1.5亿元,支持辽宁省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目前,该基金已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等院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开启成果转化项目的储备工作。
胡洋表示,接下来,辽宁省国资委将持续秉承“科技+金融”的发展理念,对重点领域研发技术攻关等进行投资布局,用好省属企业资源,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带头作用,做大增量,汇聚更多域内、域外投资机构,协同省市引导基金撬动其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同时,以现有两支科创基金为基础,用好存量,通过股权投资、金融赋能,切实为辽宁省科技创新企业打造适宜的成长环境。(完)
- 于洪区婚姻服务再次创新!沈阳首个“党建+文旅+婚登”创新融合婚登点启用
- 鞍山海城腾鳌95°浪漫小镇盛大开园 打造“温泉+”多元度假新地标
- 慈善护航“一老一小” 沈阳于洪区举办“体检送关怀善捐润童年”慈善捐赠活动
- 2025鞍山南果梨文化欢乐行活动启幕激活秋季文体旅市场活力
- 谁说学霸只会读书?北师大沈阳附校运动会上演“文武双全”名场面
- 方大新海航“光明行”活动现场的故事(一)
- 让健康服务融入市井烟火 沈阳铁西区中医药夜市点亮民生温度
- 枫韵东方・镜览世界――2025本溪“中国枫韵”国际影展作品征集令
- 量产交付超10万辆!元戎启行携DeepRoute IO 2.0平台及VLA模型亮相德国IAA
- 大连:61135人观战 五万余张英博全家福被收藏
- 抗战烽火铸精神,青春薪火立担当――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思政课走进青岛科技大学
- 让爱与责任看得见――中国大地保险辽宁分公司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彰显保险温度
- 文明出行 安全常在 沈阳于洪区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
- 将电影艺术种子深植童心 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在铁西上演主题活动
- 大东区赵家城中村回迁安置项目迎来关键节点
- 2025年大连海员文化周启幕 打造大连海员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