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中国超六千万人次走进博物馆创新高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应妮)今年“五一”假期,文博场馆人气高涨。中国国家文物局6日公布数据,“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
热门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一票难求。在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乐林泉”“万物和生”“玉出昆冈”和“代达罗斯”四大特展同时在展:莫奈的《睡莲》和宋徽宗的《祥龙石图》卷在园林中“对话”,五代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带出紫禁城里的一众“神奇动物”,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中半数展品皆首次展出。
同时,多个博物场馆也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湖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开放夜场,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
民众在博物馆和古迹遗址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据统计,陕西、江苏、浙江、河北、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省份的博物馆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其中,安徽博物院新展“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实现了两代楚王“父子鼎”的世纪重逢,并在5月2日创造了开馆69年以来单日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2.55万人次。
多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融合非遗、民俗等,积极组织展陈展示、文艺表演、文创市集等主题活动370余个,遗址类博物馆排起长龙,热闹景象应接不暇。根据各地统计,5月1日至5月5日,中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观众达33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11家游客总量超10万人次。(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五一”假期中国超六千万人次走进博物馆创新高
- “演艺之都”崛起音乐剧演出新高地
- 启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影视节目俄罗斯展播在莫斯科启动
- 昆曲之美与唐诗风韵珠联璧合
- 六千余青年“追剧”《西南联大》:历史在音乐舞蹈史诗中“活”成青春课
- 《编号17》:好像成了,又好像败了
- 小兵张嘎差点叫“张故得儿”?作家徐光耀揭秘“嘎子”的诞生传奇
- 时间“偷”走值得珍视的东西
- 传统文化碰撞现代创意 浙江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
- 文旅“流量”过后怎样“留量”
- 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上演 获世界纪录认证
- 街巷絮语,汇成城市建设的磅礴和声
- 《一鸣惊人》“五一”特别节目用戏曲艺术展现“劳动美”
- “文旅+非遗”光影盛宴 点亮非遗产业化新标杆
- 韩美林:阅读是为“成为你自己”
- 中国交响乐展现交融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