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全球占比超40%,独立储能占比46%首超新能源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与“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 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的新型储能发展情况。
储能行业的“中国速度”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2024年的中国储能,那就是“两年翻一番”。《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天可为14亿居民提供1.2小时的“满负荷生活用电”。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
累计装机量已经占全球总装机的40%以上,较“十三五”末增长20倍。2024年新增装机4237万千瓦,同比增长超130%,实现了连年翻番的惊人增速。2025年上半年装机进一步突破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增速达29%。
从区域分布看,华北、西北凭借能源基地优势领跑发展,装机合计占全国55.5%,其中华北单站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高达71%;华东地区增速显著,占比较2023年提升8.6个百分点,反映出负荷 中心对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储能项目呈现“大型化、长时化”趋势,单站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62%,储能时长2小时及以上项目占比86%,在建项目中中长时储能占比持续提升,技术应用更趋成熟。
新型储能项目技术路线分布情况
技术上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 锂离子电池储能虽以96.4% 的占比占据主导,但多元化技术路线加速落地。30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自主可控的空气压缩机、膨胀机等核心装备突破国外垄断;全钒液流电池70千瓦级高功率密度电堆研发成功,体积功率密度提升近两倍;单体4000千瓦磁悬浮飞轮储能项目并网调试,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创新技术进入示范阶段。
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在持续迭代升级,500Ah以上大容量电芯、单集装箱6000千瓦时以上储能系统实现量产,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00Wh/L,循环寿命达15000次;浸没式液冷技术实现电池运行温升不超5℃,电芯温差小于2℃,大幅提升系统安全性。前沿技术储备扎实推进,半固态电池具备小规模生产能力,热泵储电兆瓦级中试工程开工,氢储能3000m³/h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下线,为未来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在2024年以前,储能更多是以 新能源的配套设施出现,但在2024年之后,储能产业开始迎来了自己真正的发展之路。
一个是共享租赁的出现,山东、湖南、内蒙古等省份把容量租赁价格明码标价,独立储能可以坐地收租,IRR(内部收益率)平均抬升2个百分点。二是现货套利,例如江苏、山西的独立储能利用峰谷价差,一度电最高可获1.2元收益,全年等效利用小时数逼近1000小时。三是容量补偿,山东给予2元/千瓦·日的容量补偿,新疆、河北陆续跟进,让储能第一次有了保底收入。
新型储能不同应用场景装机分布情况
- 推拉力测试机测试模块选择,看完选择不迷茫
- 加氢站和电力系统,谁是AEM产业化破局的关键?
- 翼辉软PLC方案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 AI安防选什么主板?杰和IB3-761靠“算力精准+多接口”出圈
- 信捷XS STUDIO编程软件V2.3.2版本的全新功能
- 诚迈科技与理想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共建理想星环OS开源生态
- 光通信测试领域的精准利器:Agilent N7768A 多端口光开关解析
- 中国最大传感器公司,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 金升阳LD20-26BxxR2系列AC/DC电源产品优势
- 基于仿生蒲公英等温放大系统的无线细胞传感器及其对循环肿瘤细胞的超灵敏检测
- 决定自动驾驶摄像头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PWM转4-20mA集成方案——GP315
- 【项目实战】基于WS63的鸿蒙星闪红外遥控车(循迹、超声波避障、远程控制、星闪/红外遥控)有教程代码
- SOCAMM2,正式发布!
- 供暖锅炉余热回收能效监测物联网系统方案
- PCIe 6.0 SSD主控芯片狂飙!PCIe 7.0规范到来!